Search


【#過去24小時 2015.11.27 莫斯科】
  
戰機被土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【#過去24小時 2015.11.27 莫斯科】
  
戰機被土耳其擊落之後,俄羅斯還願意與歐美「盟軍」並肩作戰,「剿滅」IS嗎?答案是肯定的;和土耳其就此了結嗎?答案就未必。
  
俄羅斯總統普丁26日在克林姆林宮會晤來訪的法國總統歐蘭德,並在會後公開表示「仍將與美國為首的聯盟部隊合作」,共同對抗敘利亞境內的IS武裝力量,但普丁同時下達最後警告,宣稱若同樣的敵意行為再度發生,俄羅斯就「再也沒有必要與任何人、任何聯盟、任何國家」攜手合作。
  
普丁表示,在他的認知裡,「反恐大聯盟」將會以聯合國為框架來運作。目前積極遊說各國「出力」的法國總統歐蘭德,在本周也已經說服英國、德國參與空襲隊列,但除了轟炸之外,包括出動地面部隊、國內反恐情資分享、難民問題、敘利亞政府承認問題等,目前皆無明確共識。
  
另一方面,擊落俄羅斯戰機的「事主」土耳其,在多日之後也開始放軟姿態,包括土耳其總統艾多爾安在內,也公開表示將與「莫斯科當局再作溝通」,但至今雙方仍無直接互動,反而俄羅斯境內傳出土耳其商人被相關當局「查水表」,入境海關內來自土耳其的各種商品也出現「嚴加檢查」或無預警退貨、拒絕入境的狀況。
  
在戰機擊落事件後,俄羅斯當局曾大張旗鼓地揚言將「制裁」土耳其,並針對土耳其旅遊與農產原物料進口等項目作出相關回應;然而雖然俄羅斯是土耳其最重要的貿易夥伴之一、最大的進口來源國,但雙方貿易往來的核心——石油與天然氣——至今仍未見到明顯的政策影響。
  
(圖/歐新社 「#別去土耳其旅行」25日聚集於莫斯科土耳其大使館前的俄國抗議民眾。)


Tags:

About author
《轉角國際》將「國際事件」解構成點、線、面,三種衡量向度:「點」,是傳統想像中的「國際新聞」,回應彼地所發生的種種即時大事;「線」則延伸於點,藉由新聞來解讀宏觀的世界局象;「面」,才是所謂的「國際觀」,除了掌握訊息脈動外,對於我們身處的世界,也能具備獨立思考、提出自我觀點的能力。 點、線、面,三者串連,《轉角國際》期望能拉起那條「線」—在新聞之後,拉起脈絡;在趨勢之前,集結觀點。 比起展示「國際觀的高度」,我們更希望《轉角》的轉動能「碾平」眼下國際報導的種種資訊門檻,與讀者們一同尋找那塊屬於自己的「國際視角」——至少至少,我們端出來的不會是冷門毒藥。 這裡是udn,我們是《轉角國際》。
作一扇看懂世界的窗。
View all posts